“中医AI和传统中医本是一家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参会记

2018-07-29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7月27日-29日,由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在成都召开。本次大会以“大数据标准化与智慧中医药”为主题,围绕中医药信息化大数据标准化建设和智慧中医药发展展开广泛讨论交流,探索如何在新时代下,快速推进中医药大数据标准化和智慧中医药建设,用信息化助力中医药全面振兴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国医大师唐祖宣、李佃贵、廖品正出席大会。

        

智慧中医药发展的思考

         本次会议设有健康与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坛,与会人员对中医药信息化、大数据标准化、智慧中医药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研讨。闫树江副局长指出,中医药信息化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强大支撑。当前,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正步入加速发展的轨道,要进一步做好中医药信息化顶层设计规划,不断夯实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基础,加快推进中医药大数据标准化建设,高度重视做好中医药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在全行业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

         道生医疗总经理李春清参与高峰论坛并表达,目前中医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热外冷,研发热而应用冷。其实中医AI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部分,正如在电脑上记录中医病历一样,也是辅助中医生开展工作的信息化手段之一。它与传统中医临床之间应是融合,而不是割裂。中医AI产品的研发起点应以融入基层中医诊疗场景为出发点,从基层医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实际临床需求出发,作为智能助手协助基层医生解决问题。智慧中医和传统中医本就是一家人。

 

 

道生新一代智能四诊仪,参与制定中医医疗器械国际标准行业标准。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体,以大数据为核心,以1000万+四诊客观信息及体质数据、30万+临床期刊文献、15万+临床医案、10万+方剂处方优化方案、8000+古今名医辨证规律、5000+中医临床指南、2000+系统评价规则为基础,是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名老中医智慧传承、中医诊疗辅助决策、中医智能医联体解决方案的智慧中医药服务助手。

 


客服在线咨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热门文章

  1.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2.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3.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4.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5.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6.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