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18——青岛即墨区卫生计生工作发生了这些事……

2018-12-25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我区与道生医疗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医智能医联体

8月10日,即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建设项目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建设“即墨中医云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即墨中医智能医共体”。至2019年底前,将共同完成中医院、25家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家中心卫生室的软硬件建设,并为全区所有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生配备全科医生中医助手手机端,达到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均能应用中医智能硬件与软件服务产品开展日常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建设目标。

2018年,即墨区以打造全国首个“健康中国”县级示范点为契机,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总抓手,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分级诊疗制度、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家庭医生签约、医养结合等具体工作,全力构建治、防、康、养、体“五位一体”的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走在前列,彰显“健康即墨·健康家”的品牌担当。

在青岛和即墨两级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群众对卫生工作满意度明显提升。在即墨区级测评中综合得分比去年提高11.5分,在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织的满意度测评中,满意度比去年提高8.3分,列青岛12区市第二位。

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享受着撤市划区一周年带来的红利,感受着融入青岛的喜悦。这一年,我们见证着改革开放40周年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群众对医疗卫生更多的获得感。

这一年,我们参与并圆满完成青岛上合峰会、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复审,我们付出了汗水,我们收获着骄傲!

这一年,即墨卫生计生系统也发生了许多值得记录的大事。这些事情都与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记录着即墨卫生计生发展的脚步,凝聚着全系统干部职工改革创新、加压苦干的敬业精神。每一件事都体现着区委区政府“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这些事情也必将促进城市的发展,为“健康即墨”写下重要的一笔。


1、省卫计委主任袭燕视察即墨,对即墨卫生计生工作寄予厚望


3月16日,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袭燕来即调研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袭主任一行到区人民医院大沽河院区、移风店镇道头村中心卫生室进行实地考察,并就医共体建设中人才使用、绩效考核等工作与相关人员座谈。袭燕指出,即墨区以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的服务理念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防、养”一体化发展格局,符合健康中国的大方向、符合医改的总要求,要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多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为健康山东建设做出标本和示范。

 

2、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多次亲临即墨,指导“健康中国”示范点创建


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王陇德多次亲临即墨调研指导“健康中国”示范点建设。王院士对健康中国研究院的组织构架、重点工作、健康即墨的顶层制度设计等进行研究部署。王院士深入镇村了解医共体建设、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分级诊疗、慢病防控、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进展。并分享国家层面“健康中国”工作的最新动态,结合自己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健康即墨 健康家”体系的框架内容,为我区“健康中国”示范点创建明确方向和目标,确定下步工作重点。


3、中日科学家高层论坛在即墨召开,智能化养老引热议


10月20-2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共同主办的“中日科学家高层对话”在即墨召开。本次对话的主题为“智能科技应对老龄化社会”,中日双方知名专家共同围绕智能养老有关领域进行探讨,通过中日智能养老相关学科技术交流,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活动旨在促进中日双方在以智能科技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广泛合作,结合中日双方高端学术资源,通过中日智能养老相关学科领域的技术交流,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结合即墨区需求目标,探索建立联合创新研发机构模式,推动智能养老产业创新发展。


4、区中医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并进入全省公示范围


2018年3月,即墨区中医医院启动 “三甲”创建工作,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全院干部职团结一心,不断整改提升,8月顺利通过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场评审,多项工作获得山东省评审专家组好评。11月20日,山东省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公示结果,确定即墨区中医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区中医院将以三级甲等医院为新起点,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谱写全区中医药发展的新篇章。

 

5、我区与道生医疗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医智能医联体


8月10日,即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与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互联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建设项目共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建设“即墨中医云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即墨中医智能医共体”。至2019年底前,将共同完成中医院、25家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家中心卫生室的软硬件建设,并为全区所有全科医生和基层医生配备全科医生中医助手手机端,达到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和医生均能应用中医智能硬件与软件服务产品开展日常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建设目标。

 

6、115名区级医院专家到基层开展长期帮扶,助力医共体建设


根据《加快推进医疗共同体建设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区已组建青岛蓝谷医院、即墨区人民医院医共体、即墨区中医医院医共体三大区域医共体,实现运行管理、医疗服务一体化。并出台了《医共体内人才支援方案(试行)》,开展医共体内人才支援工作。自4月份起,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医院选115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家下沉到乡镇开展技术帮扶工作。截止目前,下派专家已累计专家帮扶门诊量4500余人次、开展手术200余台次、查房340次,参与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42例,组织大型集中培训2次、各类培训472次、培训累计1377人次,指导处方点评104次、规范性指导住院病历/护理记录89次。还组织开展医疗规范、院感、技能操作、护士仪表等各项技术比武活动10余次。

 

7、医养结合再添新模式,多元服务保障“老有所医”


下半年开始,南泉社区北泉村、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相关公司支持下,探索80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家庭医生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相关公司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北泉村60多名80岁以上老人从中受益。 其他医养结合模式也顺利推进,公立医院+公立养老模式,段泊岚镇卫生院已获批养老机构证书;公立医院+民营养老院模式,区人民医院珑湖分院投入使用,以医疗康养为定位,服务健康养老;高端医养,将特色小镇建设与“健康即墨”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康养小镇;创建微型养老院,小区共享养老,发展家门口的养老院。养老模式日趋多元化,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提供更多选择和保障。


8、卫生院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面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房屋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功能标准化建设,并将标准化建设纳入2018年区政府为民要办实事项目。区财政投资1600多万元对23处镇级卫生院和市南医院实施标准化改造,包括修缮改造和设备配备,配齐西医诊室、处置室、抢救室、输液室等基础医疗设备和统一的办公家具,并为市北医院和市南医院配备精神和肺结核专科医疗设备。随着工程的全面完工,基层医疗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镇级卫生院完成提档升级,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9、完成23处国医馆建设,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中医药特色服务


开展了“走进中医门、望见中医人、闻见中医味、感知中医魂”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手法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馆建设,为基层群众提供一体化中医药服务。现23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建成国医馆,已有15家卫生院通过了验收,12月底全部通过青岛市卫计委验收。


10、中心卫生室建设达到100处,《新华社》等媒体予以关注报道


2018年新建60处中心卫生室,全区中心卫生室总数达到100处。中心卫生室人、财、物均属于乡镇卫生院,规划布局、科室设置、工作制度、外观标识统一,设置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配备全科诊疗仪、全自动电子血压计、身高体重测量仪等先进设备,提供自助式健康体检服务。卫生院安排医护专家直接下沉服务,使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新华社、大众日报等媒体均报道过我区中心卫生室建设。

 

11、为家庭医生配备900个信息化随访包  随访数据即时上传


2018年区政府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列入为民要办十件实事之一,投资450万元为全区家庭医生团队和村卫生室配备900台智能家庭医生随访箱。随访箱内设备与即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和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对接,采集数据自动上传至即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和青岛市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实现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的采集、上传及后台数据的实时更新。随访包辅助家庭医生高效、便捷、快速服务于各类重点人群,确保重点人群随访的规范性、真实性,提高工作效率。

 

12、区疾控中心成为青岛大学教学实践基地  教学相长共发展


9月21日,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即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即墨举行。今后双方将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在科研、教学及其他业务方面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实现教学相长、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双方将以落户即墨的“健康中国”研究院为平台,针对慢性病防控、预防保健、营养健康等方便加强交流合作,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助力“健康即墨”建设。


13、区人民医院牵手北京天坛医院,打造山东脑科中心


11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与即墨人民医院技术合作医院正式揭牌,意味着北京天坛医院落地即墨,将与即墨人民医院开展技术合作,联手打造青岛乃至辐射半岛地区的脑科中心。区人民医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借助北京天坛医院的资源、技术、管理优势和巨大影响力,并抓住明年7月份东部新院区投入启用的机遇,坚持脑科建设的高起点、新规划、大投入,力争在未来3--5年内,打造青岛地区并辐射山东半岛的天坛脑科中心。

 

14、慢病患者再添新福利,1.9万人受益。


今年,我区把家庭医生签约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免费药物列入为民要办实事。5月8日,此项政策正式实施。根据政策,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保门诊统筹和家庭医生的居民,在医保门诊统筹报销额度内(不包含大病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的高血压签约患者可享受5种免费基本药物;糖尿病签约患者可享受免费的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高脂血症签约患者同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享受免费的辛伐他汀片。截止目前,已1.9万名群众受益,发放免费药物11.92万元。


15、成功举办首届“运动处方”大赛,医体融合深入人心


10月31日,全区首届医体融合“运动处方”大赛在区人民医院礼堂落下帷幕,共有26支代表队报名参加比赛。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科学地锻炼的一种方法。本次大赛得到了各医疗单位和广大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广大医护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将医疗和体育紧密结合,积极研究运动处方内容,并身体力行,带动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形成全民运动热潮。大赛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促进全民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医体融合深入人心。

 

16、区人民医院获批国家级胸痛中心,救治能力达国家标准


12月14日,国家胸痛中心总部发布《2018年度第四次中国胸痛中心及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即墨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认证,获批国家级胸痛中心,标志着该院急性心梗等胸痛疾病救治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该院胸痛中心成立于2017年3月,按照国家胸痛中心建设要求,以急诊科、心内科和介入室为核心组建胸痛急救团队,借助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信息、120急救信息和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客服在线咨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热门文章

  1.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2.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3.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4.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5.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6.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