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2016-03-17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互联网+现代科技送给传统中医的大礼
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中医药事业与互联网医疗发展,先后出台了包括《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多项法规政策,为互联网中医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和鼓励下,去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落户乌镇,并推出中医远程诊疗平台,成为与会嘉宾最感兴趣的亮点之一。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家军来院实地考察时,甚至自己亲自体验了一回。
许多专家认同,互联网+是“现代科技送给传统中医的一份大礼”,一旦互联网中医平台实现了全国中医医师、中医医院、诊所、患者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连接,将形成强大的集群优势,使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康复等领域的独特的优势得以迅速彰显。
打破时空障碍家门口就能选看适合自己的中医
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已有几十年,视频对话也已走入平常百姓家,但在这之前膏方门诊不能线上运行的原因是:西医需要望触叩听,中医要望闻问切,只靠视频对话是无法完成中医健康状态评估的。那么,现在互联网上到底怎么看中医呢?望、闻、问、切,尤其是切脉该怎么办?
对此,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副院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熠解释道,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几代专家30多年持续研发的技术积累基础上,大学所属上海道生医疗科技公司早在2008年已研发成功“中医四诊仪”,实现了数字化的望、闻、问、切。现在互联网上看中医,就是通过中医四诊仪来实现中医诊断信息的远程传输,完成“远程号脉”。
道生医疗拥有最先进的四诊信息采集技术,为此还承担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脉象仪触力传感器、舌象仪光照环境等多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中医四诊仪不但经过了严格的临床验证后在2011年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到现在已进入全国1000余家医疗机构应用,受到医疗业界的充分肯定。
泰坤堂运用道生医疗开发的符合中医药规律和特色的中医远程诊疗平台,依托道生医疗先进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客观化技术,可以方便稳定的采集患者面色、舌象、脉象、问诊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直接将舌、面、脉原始数据与分析和其他检查报告发送到医院的医生工作站,医生在得到精确、直接、数字化的望、闻、问、切信息后,还可进一步与患者进行音频、视频的交流并开具处方,甚至发起更多专家参与会诊,相关的数字化诊疗信息进入医院数据库并发送给患者,不仅方便主诊医师随时调阅和临床研究的需要,还为患者评价中医疗效提供了客观依据。
陈熠也强调,并不是所有的病情都适合网上诊疗,对这样的病患,医生网上问诊后,仍然会要求患者本人到医院来诊治,未来中医,可能线上线下结合才是常态。不管怎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医特色病种、疗法和名中医入驻这一平台,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看病不再需要受舟车劳顿之苦,家门口就能选看适合自己的名中医。
中医远程医疗系统助力中医药服务更大发展
膏方是中医药、尤其是海派中医的特色之一,由于上海特殊的经济、文化和地理气候,造就了独特的“上海膏方”文化,沪上百姓一到秋冬,纷纷找名中医开方调理,甚至有“宁得一料好膏,不要金玉满堂”之说。大批国内外的患者也是慕名来上海开膏方,日本首相也曾对上海膏方交口称赞。在谈到互联网与膏方门诊的结合时,曾任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多年并分管医院信息工作的胡国华教授说道:“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上海膏方,中医界多年来一直都在积极探索。互联网膏方门诊的开通,不仅方便了外地患者就医,而且能够让这一沪上特有的医学瑰宝真正地弘扬海内外。”
中医远程医疗系统,融合中医诊断信息采集分析技术和远程传输交互技术,将助力中医药服务更大发展,其应用范围将不限于网联网膏方门诊,还将应用于诸如分级诊疗中医远程会诊、医联体及对口支援业务指导培训、中医名家流派全国远程会诊和传承、中医特色专病全国远程会诊和指导、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等诸多领域,突破时空限制,为中医医疗跨境服务提供通路。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