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2021-12-01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四诊仪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西方生物全息胚胎理论,研制开发的一种检测仪器。它可以收集人体的脉象、舌象、经穴、中医体质信息、判读、分析、给出客观、全面、科学的健康评价诊断报告。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养生越来越重要。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选择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四诊仪将中医的舌诊、面诊、脉诊、问诊等信息客观收集,综合分析,并在体质鉴别、中医辨证、中医医学、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客观、规范、科学的收集。
要使中医四诊仪成为一项高科技成果,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技术优势和社会效益,就需要大量能正确规范操作四诊仪的检测技师和能够准确解读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的医生。四诊仪的操作技术含量很高,所以,对检测技师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过细的工作作风,还应掌握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同时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可以准确地采集到被检病人的经络能量,为反映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对四诊仪检测结果的解读,更是一项技术性和技巧性极强的工作,要求解读医师具备深厚的中西方医学理论知识及扎实的临床基础,具备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良好的医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熟悉各种疾病或病症的解释条件及理论基础;把握正确的解读原则与方法,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读水平和解读技巧。
上面是道生今天带给你的关于四诊仪的知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四诊仪的知识,欢迎您继续关注,道生将定期带给你相关产品的知识。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