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2023-03-13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以更加努力的精神面貌和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率先实现首都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诊断设备


一、实施“三个特点”的回归

 

实现三个转变,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实现弯道超车的手段。推动中医药从治疗模式向健康模式转变、从现代医学研究向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转变、从传统医学向未来医学转变。

 

二、强化“三大关系”的扭转

 

捋顺发展脉络,是中医药现代化沿正确轨道发展的根本保障。进一步扭转医和药的关系,推进医药圆融工程,聚焦中医药全方位服务模式,培养具有中医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

 

深度破除“医不懂药、药不懂医”的弊端。进一步扭转一、二、三产业关系,以临床需求和疗效为导向,提高中医质量,深刻破除中医供应方市场牵制临床用药、影响疗效的弊端。进一步扭转中西医关系,坚持中主西随、西为中用、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让中医药在中医临床上真正占据主导地位。

 

三、深化“三固化”问题的解决

 

实现科技、教育、人才三大战略一体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突破瓶颈的关键环节。受西医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医药在诊疗服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西化”形成固化模式的问题。

 

统筹服务、科研、教育、人才培训,在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和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提升诊疗水平的同时上,完善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体制和合作平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加速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促进中医诊断设备中医四诊仪等研发推广使用。并匹配构建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中医药人才“中”的特性。

 

四、催化“三大空间”拓展

 

实现五大资源转化,促进中医药产业化,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由于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中医药的学术空间被弱化,服务空间被挤压,生存空间被缩小。要填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兴学科、薄弱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空白,促进中医药学术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客服在线咨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热门文章

  1.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2.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如何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如何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中医药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五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它是世界医药之林的瑰宝,为世界贡献了中医药治疗方案和中医药智慧。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中医药教育、人才和科技汇集的重要节点。如何利用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

  3.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4.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5.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6.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