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2023-01-30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随着2022年底疫情政策的开放,2023年真正的后疫情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可能处于一个随时需要免疫力上战场的环境中。在长新冠,后遗症的治疗中,中医的优势逐渐凸显。所以现在大部分中医都在呼吁大家利用中医来提高免疫力,让自己正气充足。
在经济逐步复苏的大环境下,2023年中医馆行业的人们也意识到,如果他们遵循过去的老路,他们可能仍然很难走出困境。我们必须找到一些新的突破。因此,今年,“创新与改变”是主旋律。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思考创新与改变呢?
一、技术方面
技术方向上,从单纯的治疗到调理,治疗兼顾,一些医馆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调理,或者治未病方向为主的转变。疫情激发了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平时不注意保养,当我们需要免疫力上战场时,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大多数人注重健康和疾病预防。这正是中医的优势。
二、运营方面
人员会逐渐从老专家变成中青年医生。病毒对老年人不是很友好,所以专家一般会降低接触病人的概率,所以事实是老专家出来的比较少。中青年医生阳康之后,有了更深的体会,可以更好地掌握病毒对人体的伤害,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
三、整体层面
1、2023年,除了原本在大健康领域的企业,比如养生行业的龙头企业。药企、中草药种植加工企业、药品零售企业等,将加强中医药品、预防,加强中医诊断设备的推广研发如舌象仪、脉象仪等。除了营养等方向的调整,还会有许多跨界的企业进入中医、健康领域中来。
中医医疗行业是一个非常需要跨界的行业,尤其是在整体运营和模式上。中医专业出身的人很容易陷入只考虑技术而忽视其他的思维困局中。我们不应该用医生的思维经营医馆,也不应该以医馆的思维经营企业。我们应该把一家或几家医馆当成一个企业,用经营企业的体系化思维去思考医馆的整体运营和未来。
2、做好培训。对制度和机制进行优化,带好团队。无论是聘请外部专家、自己的医生还是其他岗位的合作伙伴,都要不断培训,加强专业知识、服务意识,在认同医馆整体方向和思路的同时,整体观念。善于创新的、有客户思维的、能给顾客好的体验感的、能解决问题的医馆,在今后的日子里就是王者!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