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从中医抗疫看中医体质辨识与系统性辩证论治

2022-06-10 作者:道生 来源:道生医疗

无论是应对当今的新冠肺炎,还是未来的未知病毒,中医只需要辨识症候,把握病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对证下药,治病。这是因为中医强调整个生命的治疗,也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使人在整个身心的和谐中处于动态的平衡中。

 

中医自觉运用系统观察人体,根据六经(三阴三阳)、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来论治。《伤寒论》之所以适用于古今,是因为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恒运动的自然规律高度一致。比如这次疫情主要以湿证为主,相应的方剂在古代就存在了。各种复杂的综合证候都有相应的克服和治疗之法,辨证论治和配伍法则的精细规则使中医能够执简驭繁。


14-大.jpg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新病,善于辨证的中医及体质辨识仪都可以老方新用,适当加减,对准证型用药,就可以治病。正如《伤寒论》所说:看其脉证,知犯何逆,用证治之。即识别现有的脉象和症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虽然病证千变万化,但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它们的起源,治疗也随着证候变化而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辨证论治实际上是利用表象与内里病机、系统与要素的同步性、映射性、全息性来进行整体诊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技术。它是通过审证求因,辨明病机,区分主次,以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系统过程。证是对病机的具体总结,反映了病程中的病位、病因、性质、传变趋势。可以看出,“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入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苔)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测评后,判断证的性质,归入某种类型。“论治”是基于辨证的结果,讨论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辨证与论治,是相互贯通的一体两面,是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实践应用。

 

辨证论治也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即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矛盾是相反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外在表现是一样的,本质不一定是一样的,同样的本质和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疾病往往仅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因此清楚地认识到同象异质和同质异象的内在机理,这有助于把握疾病与人体关系的复杂性。

 

这就需要通过表面现象洞察本质,从而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中医从普遍联系的角度看待病与证的关系,认为同一种病可以对应多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也可以表现出同一种证。因此,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按照同病异治的方法,鲜明体现了系统思维的特点。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不一样。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具有相同的证候,就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此时不同的病症是同一证候的不同的表象。这也是麻杏石甘汤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等多种疾病的原理所在。中医治病关键在证的异同,而不是病的异同。相同的证可用相同治法,不同的证就需要不同治法,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客服在线咨询

400-088-1900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热门文章

  1.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中医诊断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四篇文章

    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的工作,全面部署了2023年北京市中医药重点工作。要求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为目标,以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为出发点,以回归、扭转、解决问题、拓展四篇文章为路径。

  2.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中医诊断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针灸目前面临着国外产业化和去中国化的严峻挑战,近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提出,从针灸学科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引领国际针灸学科的学术发展。

  3.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中医诊断设备带您了解走出疫情大流行的标志是什么?

    近期,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抗疫,中国取得了疫情防治的重大决定性胜利。



  4.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诊断中医理疗行业的行业分析现状

    中医理疗是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对人体产生有利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和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作用引起人体反应,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以下是中医理疗行业的分析。

  5.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中医诊断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

    面对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医文化的发展应该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因此,中医药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应该具备三种能力:解释、对话和服务。中医文化需要三种能力来连接多元文化。



  6.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医诊断设备中药生态农业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古以来,植物中草药主要是野生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临床和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中草药逐渐从野生向栽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