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到2020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加强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并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要加强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功能涵盖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名老中医知识库、古籍文献知识库、远程诊疗、远程教育、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并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现状:中医专业服务人员严重配置不足,主要以西医服务为主;缺少专业的中医诊断设备做技术支撑,中医基础设施配置不足或落后;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缺少中医辨证论治的水平,中医药服务能力低下;针对国家基本公卫中的两个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体质辨识多处在纸质阶段,缺少电子化的健康档案,健康管理率低,效率低下;针对国家规定的五类重点人群,缺少专业有效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法;不能辨证科学的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健康干预服务等。
道生解决方案的特色与价值
针对基层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设备从功能上可覆盖五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状态辨识与健康指导,为亚健康人群制定个体化中医药养生和适宜技术干预方案;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辅助辨证、辅助开方与健康干预方案;供医生自学习的知识库,推送医学指南、期刊文献、精准医案等内容;辅助家医签约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移动中医健康管理等功能。
考虑到基层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庞大,资金预算少,购买力弱的特点。道生不但有大型四诊设备可供选择,还有手持式舌象仪、便携式脉象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小型化产品可协助基层医生完成中医数据采集、体质辨识等工作。
打造有特色亮点的基层中医馆,从疾病诊疗向中医健康管理转化、从疾病人群向健康、亚健康人群转化、从单独的治疗疾病向注重养生保健转化、从面对面诊疗向借助互联网线上远程医疗转化。
打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基层中医馆,通过引入道生中医智能化平台,辅助开展相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项目,促进科室盈利创收。